AI儿童言语发声智能康复
核心目标
AI儿童言语发声功能智能康复基于ICF言语嗓音功能评估结果,依托促进治疗法,为存在发生问题的儿童提供自主化训练脚本(Script),帮助患者改善发声障碍,自发说出清晰、流利、自然的语音,提高训练效率。脚本内容由治疗师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性推送,新手治疗师、陪护人员等辅助患者完成整个训练。
ICF言语嗓音功能评估
使用言语测量与矫治仪(简称:S2)进行ICF言语嗓音功能评估,根据精准评估结果得到儿童当前言语嗓音发声情况(包括:嗓音产生、嗓音音质以及ICF损伤程度)。
图1言语矫治仪软件
图2言语嗓音评估表
训练环境
当治疗师根据评估结果推送脚本训练内容后,患者进行自主训练的材料包括:脚本训练PPT、言语矫治仪和促进治疗仪。患者及陪护人员首先观看PPT训练内容,按照指示与示范完成相应的训练内容,需要使用训练软件时则打开对应的软件进行操作,若患者能力较弱,则陪护人员帮助患者完成软件操作的步骤,再由患者完成训练内容。
图3促进治疗仪 图4言语矫治仪
AI脚本训练三维逻辑图与内容解读
图5儿童语言发声功能智能康复AI脚本训练三维逻辑图(5参数模型)
1.X:横向训练逻辑
按照儿童当前嗓音产生于嗓音音质的ICF损伤程度,治疗师为儿童选择当前阶段损伤程度的训练脚本进行推送,儿童嗓音ICF损伤情况由轻至重共分为五个程度,ICF=0,无损伤;ICF=1,轻度损伤;ICF=2,中度损伤;ICF=3,重度损伤;ICF=4,完全损伤。
例如,若儿童出现音调过高时并且损伤程度ICF=3时,则首先推送ICF=3的四个阶段的脚本进行训练。该损伤程度的训练完成之后,评估患者的嗓音恢复情况,如程度变轻则按照ICF=2的脚本进行训练,依次类推。若患者恢复缓慢则寻找原因,选择对应的促进治疗法脚本进行推送训练。
2.Y:功能参数
儿童言语发声功能对应的5项核心参数包括有最长声时(MPT)、最大数数能力(cMCA)、言语基频(F0)、基频微扰(Jitter)、噪声能量(NNE)、共振峰频率F2/i/。
3.Z:纵向训练逻辑
训练步骤分为第一阶段-第二阶段-第三阶段-第四阶段共四个阶段。基于患者的评估结果,治疗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依次进行各阶段脚本的推送。
第一阶段:第一阶段是训练的起点,选用的脚本训练促进治疗方法偏向于放松训练,目的是缓解各系统紧张状态,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。根据患者嗓音产生和嗓音音质障碍参数的不同选用颈部放松训练、呼吸放松训练、声带放松训练或共鸣放松训练。以音调过高且损伤程度ICF=2的患者为例,第一阶段的训练中,训练内容为“颈部放松训练”和"实时平调向前打嘟"。
第二阶段:第二阶段为针对性训练,针对损伤功能的参数,选取相应的2-3个促进治疗法进行精准评估。治疗师根据评估的具体情况选择该脚本内容,帮助患者建立正常发声功能。在训练过程中,儿童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并掌握正常动作要领,之后在言语测量与矫治仪中以小游戏的形式进行趣味性的练习。例如,针对音调过高且损伤程度ICF=2的患者,第二阶段的训练内容为“实时降调打嘟”和“实时乐调匹配法”。
第三阶段:第三阶段也为针对性训练,是对损伤功能参数的进一步深入训练。治疗师针对损伤功能的参数,寻去相应的2-3个促进治疗法进行强化训练。例如在音调过高时,损伤程度ICF=2的第三阶段的训练中,训练内容为“实时降调打嘟”、“实时音调梯度训练法”和“实时吟唱法”,旨在更精准地调整音调,巩固并提升发声功能。
第四阶段:第四阶段在第二、第三阶段的基础上,将促进治疗法与音节时长、停顿起音、音调变化、重读治疗等发声技术相融合,以全面提升训练效果。以音调过高且损伤程度为中度为例,第四阶段的脚本内容为“实时吟唱结合慢板重读练习”和“实时声调练习”,通过这些综合性的训练,旨在帮助患者显著降低音调水平,并使其发声更加自然流畅。
康复云ICF:
https://www.kangfuyun.com
慧敏医疗:400-100-3537
销售热线:18019791295